一、报告厅吸声结构的选择和音质缺陷的控制
报告厅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具有控制混响时间和音质缺陷的双重功能。由于报告厅使用短混响,有必要选择吸声性能强的结构。由于强吸声处理,因此,建筑师经常采用各种容易造成声学缺陷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卵形平面、穹形屋顶等。为了控制音质缺陷,除了扩散结构之外,通常使用强吸声方法,因为它也在控制混响时间方面起作用。
报告厅吸声结构的配置和选择应根据其容积标准(即装饰要求)来确定:在约100m3的超小型会议室(一般圆桌会议)中,如果房间配有地毯、窗帘和沙发椅,通常不需要额外的吸声处理。可以达到预期的混响时间值。一般情况下,在200m3以上的报告厅应配置吸声材料或结构。
吸声材料(或结构)有多种类型和形式,具体怎样选择应基于吸声和装饰的要求,由建筑师来决定。大中型报告厅混响控制的难点是低频混响时间。由于观众、座位、地毯、门窗窗帘和大厅中的大多数建筑材料,都在中高频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吸声性能。因此,如果没有对低频进行有效的吸声处理,低频混响势必过长,影响语言清晰度。在报告厅中、高频混响时间的控制中,除了主要依靠观众和座椅的吸声外,还应根据混响计算在墙面上布置强吸声材料。对于平行侧壁和凹曲壁,它还可以消除振动回波和声聚焦等缺陷。
报告厅演讲台的后壁也应进行适当的吸音处理,以免反射来自背部的声音,造成演讲台上麦克风的声音反馈。在电影放映期间,后壁反射的声音和扬声器系统直接发出的声音之间的相位差会造成不利的声学干扰。
在报告厅顶部,当厅内的声吸收可以控制混响时间达到设计值时,通常不进行吸声处理。而是作为一个反射面。
二、配合扩声系统设计、建筑专业应考虑的问题
报告厅扩声系统设计属于声学专业或广播部门的工作范围,但建筑师必须在初步设计中考虑相关配合问题:
1、确定声控室的面积和位置,以及声、光控制室之间的隔离问题;
2、根据扬声器的尺寸和配置部位,预留足够的安装调试面积,并统一考虑装饰处理;
3、根据同声传译系统的标准要求,确定所需房间的数量、面积和位置。以及对室内装修的要求,协调声音构造和声音增强设计之间的矛盾。